檢視圖片 

一、首先我要指出版主「得即高歌失即休,多愁多恨謾悠悠」乃是這是權審的《絕句》的前兩句,而不是羅隱的《自遣》的前兩句。

兩首詩在第二句有“悲”和“愁”、“謾”和“亦”四字之差,全詩的主要意思則是一樣的。

詩的本意,在於說明如何對待人生的得與失問題它說明,在人生當中,得到了自己所追求的東西,當然可以高歌慶祝一番;但是如果沒有得到或者失去了,也不必去計較,失去了就停止、就拉倒。無論碰到多少愁多少恨、多麼愁多麼恨的事,都以平常心悠悠然地對待它。今天有了酒可以今天喝醉,明天遇到愁事等到明天再去愁,今天還要開心地過,今天不必惶惶然憂心忡忡而不可終日。

二、在《全唐詩》中,權審的《絕句》收錄在第546卷,羅隱的《自遣》收錄在第656卷。

(1) 權審的《絕句》

    得即高歌失即休,多悲多恨謾悠悠。

    今朝有酒今朝醉,明日愁來明日愁。

 

(2) 羅隱的《自遣》

    得即高歌失即休,多愁多恨亦悠悠。

    今朝有酒今朝醉,明日愁來明日愁。

三、權審的生卒年代不詳,但他是詩人權德輿的侄子,權德輿生卒於西元758至西元815年;而羅隱生卒年是西元839年至西元910年。由此推斷,權審的詩寫于羅隱之前,當不至於有疑問。

���、唐人權審的《絕句》,是一首豁達、樂觀、積極的好詩!

(1) 首先,這首詩的主題是好的。它能夠直面人生得失這個重要問題,提出自己的見解,沒有耍滑頭回避得與失的矛盾。

(2) 其次,這首詩的精神指向是樂觀豁達的。它告訴人們:人生要採取豁達、達觀的態度,坦然面對得與失、順利與挫折等生活變故;並且眼光要放遠一些,“明日愁來明日愁”,不能杞人憂天、今天憂明天。

(3) 第三,這首詩的基本思想是積極的。從全詩來看,它的本意決不是主張人們可以醉生夢死、及時行樂、精神頹廢,而是勸誡人們豁達地看待得失、愁恨等問題。應該公正地說,這首詩的基調是積極向上的。

(4) 那麼,為什麼許多人長時間地把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當成醉生夢死、及時行樂、精神頹廢的同義語呢?我認為,如果不從“左”還是右上看,至少是因為淺嘗輒止、不求甚解,僅僅從字面上抓住一句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,就輕率地否定全詩的基本思想,犯了主觀片面、以偏概全的毛病。

許多時候、許多事情,是我們誤讀了古人!肢解、曲解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,就是典型的一例。希望我們按照事物的本來面貌認識事物,別再誤讀古人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nnin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